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国家治理》杂志创刊十周年,2024年11月21日,《国家治理》杂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李忠杰、李君如、张文显、唐洲雁、王轶、冯仕政、燕继荣、田轩等专家学者参会并先后发言,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展开深入研讨。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出席座谈会,代表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向《国家治理》杂志创刊十周年表示祝贺,并发表题为《聚焦主责主业,打造大刊名刊》的主题发言。发言全文将刊发在2024年第23期《国家治理》杂志上,敬请关注。
我国第一家以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广泛凝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智慧和力量为定位的专业期刊——《国家治理》杂志创刊十周年了。非常荣幸与大家一起参加《国家治理》杂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各位专家的到来,让我们感觉群贤毕至、蓬荜生辉。邀请来的专家,有的是我学习的老师,有的是我敬仰的学界前辈,有的是我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和人民论坛杂志社相关杂志上学习你们文章的作者,都是我非常尊敬的学者。见到大家,特别高兴。
作为一个读书人、学习者,按说,我在你们面前不好意思说什么,但是,因为是主办单位,我联系人民论坛杂志社,所以还是要代表人民日报编委会,在这么一个庄重的场合讲几句。这里,我代表人民日报编委会,向拨冗出席座谈会、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国家治理》杂志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国家治理》杂志创刊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国家治理》杂志迎来十周年,很不容易。目前,我们人民论坛杂志社所属三份杂志,《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两份已经是核心期刊了。我联系人民论坛杂志社后,就提出《国家治理》杂志也要往核心期刊上走。目前来看,在大家的关心支持下,《国家治理》杂志的同事们下了很大功夫,通过持续提供丰富优质的内容,《国家治理》杂志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力号召力,已经能够说是准核心期刊了。这样看来,《国家治理》杂志往核心期刊走,还是很有希望的。正好是《国家治理》杂志创刊十周年,请专家学者给我们把把脉,提提要求。
借这个机会,我想就《国家治理》杂志十年作一个简要回顾,就下一步工作提一点自己的不成熟看法。当然,主要是向在座专家学者、各位朋友讨教,怎么样把我们的《国家治理》杂志办得更好,特别是如何聚焦主责主业,把我们的《国家治理》杂志打造成为大刊名刊。
历史孕育伟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国家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迈上新台阶。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热切关注,成为学术界、理论界,还有政策研究界研究的热点线月,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以“国家治理”为刊名的中央级思想理论期刊——《国家治理》杂志正式创刊,成为国内首家以专门研究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为定位的专业期刊。《国家治理》杂志的创办,是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个积极探索,是服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一个务实举措。十年来,国家治理理论的丰富拓展,为《国家治理》杂志发展壮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十来年,国家治理实践的伟大成就,为《国家治理》杂志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十年来,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发展,为《国家治理》杂志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创刊以来,《国家治理》杂志从始至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阐释好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重要政治责任,在人民日报编委会关心指导下,在人民论坛杂志社领导班子带领下,聚焦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广泛团结广大理论学术工作者,密切联系从事治理实践的党员干部,着力打造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学术研究阐释的权威阵地、地方治理经验汇聚交流分享的互动平台、党中央机关报发挥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与重要手段作用的重要载体,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了高度的权威性、深厚的学理性、广泛的引领性。
十年来,《国家治理》杂志坚持以“治”立身,不断以优秀品质的内容回应伟大时代;十年来,《国家治理》杂志坚持以“实”立足,努力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国家治理实践;十年来,《国家治理》杂志坚持以“新”立业,持续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倾力打造全媒体智库平台。2024年,《国家治理》杂志所属的人民智库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规划重点培育机构,迈出了学术期刊与智库研究融合发展的新步伐。就是说《国家治理》杂志与所属的人民智库实现了期刊与智库功能并重,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国家治理》杂志的创办和发展正逢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十年、成就辉煌的十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国家治理》杂志创办十年的历程和成绩,烙刻着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印记,投射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成功实践的缩影,呈现着全面深化改革伟大成就的硕果。今天,我们大家可以自豪地说,《国家治理》杂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的见证者,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宣传者,某一种意义上说也是推动者。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取得的一些成绩离不开包括在座的老师、朋友在内的广大理论和实践们的坚定支持、给予的巨大帮助。
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创新也永无止境。习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白准确地提出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制度更成熟、更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当前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同时相较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要求,相较于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要求,相较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面临着不少挑战。我们大家都认为,主要有以下这三个方面:一是一些制度和体制机制尚不成熟,需要完善;二是一些党员、干部治理能力还要一直提升;三是国内外的风险挑战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新的考验。
我们要充分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重要功能,进一步深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是逐步加强对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的体系化、学理化阐释;二是进一步总结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宝贵经验;三是逐步加强对国家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系统性研究;四是逐步加强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法论研究。
十年磨一剑。站在新的起点上,《国家治理》杂志要从始至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坚持专业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一直在改进文风,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切实从三个方面发力,持续提高办刊水平、刊物质量,努力把刊物办成大刊名刊,打造成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
首先,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持续深化认识,真正学懂弄通做实,汇聚众智众力,继续坚持办好“第一专栏”,完成好首要政治任务
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立场坚定、观点鲜明、方法科学,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原创性强、学理深厚、博大精深。我们要持续深化认识,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的立场方法、精髓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这里,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不成熟的体会。
新时代以来,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成熟、更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伟大实践进程中,习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原创性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新要求新战略,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为何需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什么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比如,什么是国家治理?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习相关重要论述对这些概念内涵的阐述都十分具体而明确,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原创性权威性基础性的新概念新论断。
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具有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体现在治理现代化核心内涵上的制度之治论,治理现代化建设内容上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结合论,治理现代化道路上的守正创新方法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实施的“三步走”步骤论,等等。这是我们对于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认识。国家治理的核心概念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基础。国家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包含许多治理子概念。按照治理主体划分:政党治理、政府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等;按照治理对象划分:城市治理、乡村治理、边疆治理、灾害治理等;按照治理领域划分:地方治理、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等;按照治理层级划分:顶层治理、中层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等。习关于国家治理的重要论述有突出的“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这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把实践作为评判标准等方面。习关于国家治理的重要论述具有突出的法治保障优势。这方面体现在突出宪法权威,全方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融合等方面。
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是“两个结合”的标志性成果,是指导国家治理实践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精准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对于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认识、加强中国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创刊以来,《国家治理》杂志从始至终坚持把宣传阐释好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重要政治责任。特别是,2022年,《国家治理》杂志开设了“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专栏”。《国家治理》杂志开设“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专栏,意义重大。这一专栏既是《国家治理》杂志的“第一专栏”,也是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学习研究、宣传阐释的“第一专栏”。
这三年来,我们“第一专栏”从来就没间断过,始终聚焦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主体、治理目标、治理原则等国家治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阐释,发挥我们的优势,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些文章立场坚定、观点鲜明,既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又紧密结合改革发展实践,用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事实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坚持以理服人、以真理服人,牢固确立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强大的理论感召力筑起坚实的思想堡垒,有效发挥了党刊在思想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在这方面,在座的一些老师给咱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指导和支持。
《国家治理》杂志“第一专栏”坚持自觉主动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努力作出积极贡献。希望《国家治理》从始至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之以恒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从始至终坚持与党的理论创新同频共振,从始至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贴近读者、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实践,汇聚众智众力,持续办好“第一专栏”。
其次,紧紧围绕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持续推出高质量文章,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深入开展作出积极贡献
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蕴涵着鲜明独特的理论特质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持续推进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建构、系统化传播,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理论文章。《国家治理》杂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着力引导国家治理理论研究方向、加强国家治理理论阐释深度、壮大国家治理理论研究力量,紧扣主题主线,增强问题意识,持续关注现实,推出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理论文章。通过大家的努力,《国家治理》杂志的一系列栏目,像“治理眼”“国家治理研究院”“治理观察”等,已成为特色鲜明的品牌栏目。众多专家学者在这些栏目发表了很多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引用率还是相当高的,学术指数逐年攀升。我们还需要持续努力,努力打造真正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期刊。
当然,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要建立在高水平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基础上。这里的问题是:什么是好的理论文章?从表面上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实际上好的理论文章还是有一定之规的。我个人理解,好的理论文章能用七个“量”来概括和衡量。
我们理论文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坚持正面宣传,传递正向能量。在这方面,好的理论文章就要把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阐释好,凸显科学理论的时代品格,彰显科学理论的真理魅力,用饱含正能量的道理、学理、哲理来凝聚共识、通达民意,凝聚团结奋斗的时代正能量。
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复杂形势下,党报党刊的理论宣传阵地作用特别的重要、使命更显重大。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准确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阐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好的理论文章可以通过基本的事实、知识、常识把道理讲深讲透,给人知识增量,而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笼统化的万能模式。知识含量是好的理论文章吸引读者、传递价值、引发思考的重要要素。这不仅仅意味着文章需要包含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需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准确性和创新性,并通过知识内容展现出理论文章的学术价值和专业价值,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其思考。
书为什么可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好的书籍提供人类精神的食粮,让人的知识见识不间断地积累,萌发出新思想新理论。好的理论文章同样要有深厚的知识含量,要像一把金钥匙,帮人们打开知识和智慧的大门。说理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能够载着人们在思想的天空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明白道理,在获取观点的同时汲取营养。
一篇文章问题意识强不强,一个重要的方面就看有没有信息含量,信息准不准。有了信息含量,读者自然就喜欢看。信息含量丰富的文章不仅提供详细的数据、事实、观点,还通过深入的解析、多维度的探讨和独特的见解,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丰富且有价值的信息。当然,我们也要格外的注意,在增强信息含量时一定要确保传递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信息,而不能是虚假或者捏造的信息。
提升理论文章的信息含量,既要注重扩大信息容量,又要着力提高信息质量,这是衡量理论文章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增强理论文章说服力的关键。理论文章好不好,要看信息容量大不大,还要看信息的质量高不高。提高信息质量,掌握扎实生动的第一手材料至关重要。
好的理论文章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含量、信息含量外,还应具备深厚的思想含量,蕴含着作者对于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深刻剖析和反思存在的问题,凝练自己的观察和观点,体现思想的力量,进而给人思想启迪,引发思想共鸣。而绝不是有些理论文章那样简单的拼凑照搬,依葫芦画瓢。好的理论文章哪怕只能提供一点点独到的思考、发出一点点闪亮的思想火花,慢慢积累,都会带领并最终成为思想领域的发展与突破。既要有内容,有见地地剖析问题,又能明快清晰地呈现出深层的思考,这样的文章是真正好的理论文章。
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灵魂,就没有生命;没有思想,则不能称其为好的理论文章。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大家都熟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里面蕴含着文章的立意要高、要有启迪人心的丰厚思想含量。理论文章不论篇幅长短,都要切实担负起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崇高使命。特别是党报党刊的理论文章,要融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又紧扣党的方针政策要义,显示出思想的深邃性与影响力,做到“真文必淡,真文必质,真文必简”。
深厚的思想含量、思想的力量如何体现,主要可以归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创新性阐释,善于从新的视角深化对理论的认识;二是对实践经验的规律性提炼,注重从生动实践中总结思想养分;三是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着力回应时代命题、把握发展大势。实践告诉我们,党报党刊的理论文章唯有深耕思想的沃土、守正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作用,真正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好的理论文章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源于逻辑紧密、环环相扣,用逻辑的力量将问题说透说清,令人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有的文章不长,但可以给人带来冲击力,让人耳目一新。只有在论述问题的时候能够顺理成章、层次分明,才能做到前因后果令人信服。如果始终概念不准确、判断不正确、推理不顺畅,那就一定不是一篇具有逻辑力量的理论文章,那肯定也就不是一篇好的理论文章。
凡制于文,先布其位。为了让理论文章能够直抵人心、说服读者,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精心谋篇布局,构建严密的论证体系。这种逻辑力量大多数表现在思维的严密性、结构的连贯性、论证的透彻性、表达的严谨性。
好的理论文章以文字质量作为衡量其价值的关键要素之一,文字质量不仅关乎文章的可读性、逻辑性,还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以及文章本身的影响力。清晰的文字表达,能更好地传递思想的力量,强化阐释的效果,使读者能够顺畅地跟随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的逻辑链条、发展脉络。
好的理论文章在于实现理论认知的“深”与表达方式的“浅”之间的辩证统一,既有思想的“含金量”,又有表达的“含情量”。许多大家名家的理论文章,无华丽辞藻,但好读耐读,引人回味,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和文章的质量。我们常说文风,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对文字适于阅读提出的要求。在理论宣传阐释过程中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在文章说理时,注重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特色、叙事风格提升主流思想理论的感染力,在确保理论深度的同时,把问题讲透彻、讲扎实、讲鲜活。好的理论文章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归纳、概括、提炼和总结。少一些到处可讲的“套话”,多一些入情入理的真话心里话;少一些正确的“废话”,多一些务实管用的话、自己的话。
理论研究的视野要上天入地、海阔天空,有胸怀天下的眼界气量,这样才可以把问题看得清、想得透、说得准。一篇理论文章的境界格局,体现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
这方面,我们肯定要注意防止唯我独尊、作茧自缚。我们是依靠独立自主发展起来的,但也是依靠向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学习借鉴、转化优化壮大起来的。我们要从始至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态度,从人类文明既有的优秀成果中汲取充沛的养分。高屋建瓴的视野让文章能够从更高维度审视问题,党刊理论文章的视野格局,既要在地域维度上实现“放眼全球”,又要在时间维度上做到“通古博今”;既要体现在选题谋篇上,善于发现事关全局、引领时代的重大理论命题,又要体现在分析阐述中,善于运用古今中外的比较研究,让理论论证更具说服力、更有穿透力,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尤其需要这种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
好的理论文章纵横捭阖,既有很强的气场,又有很大的气势;既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很多优秀的理论文章正因为有这样的眼界气量,可以让我们反复阅读、反复学习。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交织叠加,理论研究更需要全球视野和大历史观,深入探索影响全局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只有在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精准把握时代趋势与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理论文章才能超越一时一地的局限。
当然,严谨、准确、周全是好的理论文章的最基本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做到七个“量”不容易,但如果至少做到其中两到三个“量”,理论文章就能实现差异化,避免同质化,就能实现百花齐放。我这儿为什么没有谈经常讲的“流量”或者“引用率”“传播量”?因为一些好的理论文章不一定当时就能被接受。只要读过哲学史、思想史,都明白这一个道理。我们要坚决反对浮躁浮华之风,对好的理论文章来说,质量与“流量”“引用率”“传播量”并不能简单画等号。有些理论文章的水平和质量,作为知识生产、创造,确实不能只看当下社会反映,而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贯彻落实好习“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2]的重要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下功夫去做。这是我的体会。
这是对《国家治理》杂志的第三个方面要求。这方面,我们杂志从始至终坚持以理论联系实践为办刊理念,实现以理论发展指导地方实践、以实践探索推动理论创新的双向互动,做了大量实地调研。还要继续一如既往地深入基层、企业、机关、学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参考、评价服务、决策咨询,为新时代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我们要更好地完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的时代答卷,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持续深化理论研究,不停地改进革新实践探索,全方面提升我们《国家治理》杂志的刊物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就要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守正是基础,是根本,同时也要坚持创新。不创新,我们的理论文章就会面目可憎,难以让大家真正接受。新时代做好理论研究工作,既要深挖理论背后的重要内涵、科学本质和原点性的实质,拓宽理论阐释的角度、维度和思维方法,又要注重创新理论的话语机制与方法。问题是行动的先导。办好理论刊物要坚持守正创新,关键还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积极释疑解惑、正本清源,在学术化、学理化阐释中做好我们的文章,从而激发思想理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方面我们有了问题意识以后,创新就有了立足点。现在关于治理确实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这些天的一些社会现象,确实要求我们共同地思考怎样把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好,也给我们提出了很严峻的课题。如果没有创新的思维,也很难把这样一些问题往深里走、往实里做。
对于理论期刊来说,守正是基础,是根本,同时也要坚持创新。理论期刊是党在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舆论导向,将宣传、研究、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探索作为主线,把该守的守住守好。同时,在守正的基础上,理论刊物也要坚持创新,办出自己的特色。不创新,我们的理论文章就会千篇一律、循环论证,进而不再具有阅读价值,变得面目可憎,难以被大家真正接受。创新既包括形式上的创新,也包括内容上的创新,理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阅读价值特别大程度上在于内容上的创新。
对于《国家治理》来说,坚持守正创新,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牢牢把握价值引领方向,不停地改进革新办刊思路理念、探索数字时代理论传播创新路径。守正,首先在导向上一定要坚持正确引导,发挥好党报党刊的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发挥好党的创新理论阐释传播作用。创新,不单单是办刊方式的创新、媒体融合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办刊理念、办刊模式的创新。要凝聚创新合力,以期刊自身创新引领学术创新,为加快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习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3]这是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两大任务,一是述学立论,二是建言献策。理论刊物一定要坚持政策性、思想性,但其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学术性、大众性、专业性,通过述学立论,成为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阐述、体系化构建的重要阵地,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主力军。
坚持述学立论,要做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还要做优秀学术成果的培育者,不断挖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人才,搭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载体平台,促进更多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要做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者,在推动自身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同时,引导作者推出更多具有正向能量、知识含量、信息含量、思想含量、逻辑力量、文字质量、眼界气量的精品力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第六个“一定要坚持”即一定要坚持胸怀天下。理论研究并不是闭门造车,坚持胸怀天下,必须深刻理解现代科学来自何处,深刻理解我们自身的优势又在哪里。要立足中国现实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广泛吸收传统的、现代的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做好我们的理论文章。要看到无论是现代自然科学还是现代社会科学,它是从哪儿来的,我们要怎么样做,这是我们真正要解决的命题。必须与国外社会科学理论进行对话,发展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够解释和解决世界问题的理论体系。
坚持胸怀天下,一方面要立足中国现实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广泛吸收方方面面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经验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做好我们的理论文章,加强与国际学界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使我们的理论能轻松的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另一方面,我们的一些发展方式、实践探索对国际上其他几个国家也是有启发性的。要阐释好、传播好这些理论和经验,宣传好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
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因为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指导我们成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投射到哲学社会科学角度,是我们在赶紧“补课”,学习西方先进概念、观点、理论、经验的同时,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更加自觉探索自己的道路并总结提炼,不断形成中国学术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而这个学习的过程,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对现代社会科学探索的弯路,节省了初始知识积累的时间。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大量学习借鉴了于我们有益的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将其融入我们经济社会运行中、国家治理中,并且对我们国家发展产生巨大效益。事实上,我们没办法抛弃这些已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学术成果。
我们谈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并不是要抛开这些理论和研究方法,另起炉灶,也不是说要简单回到自己的传统学术。那样既无必要,也不可能。近年来,甚至有个别人极端地认为,那些不是中国的材料、概念、范畴、理论、议题、研究方法等,都不属于自主知识要素,打着所谓独立自主的旗号要予以抛弃。实际上,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已经有许多西方学者研究成熟、在当代人类社会运用广泛并在实践中确实行之有效的基础概念、理论体系、话语范式、规范模式、程序设计等等。比如,在经济运行中,我们不可能脱离市场经济运行相关理论提炼总结出的规律;在法治实践中,我们没办法不使用西方法学创设的物权债权等概念;在社会阶层分析中,我们不可能不考量社会阶层分布流动等理论。完全抛开这些成熟的学术理论成果,是另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真正的文化自信一定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当然,确实有很多西方学术理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践经验的积累,很多不适合我国国情,不能照抄照搬。我们所要摒弃或超越的,是那些基于西方经验而得出的狭隘命题和理论。
坚持胸怀天下,就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人类已有的学术积累、理论大成、经验汇总的基础上,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自身特色又能借鉴于他人的哲学社会科学。这样才可以说世界的是中国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国家治理》要以胸怀天下的格局视野,总结好、宣传好习治国理政的相关重要论述和党的创新理论,夯实建构中国国家治理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放眼全球来定位自己,在策划、组稿时加强国际交流,呈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治理实践的学术观点、各界声音等,以更全面的视角、更丰富的形式展现国家治理发展成果。同时,要适度探索国际传播,将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更好地传播到更多地方。
理论研究不同于单纯的学术研究,提升我们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的质效,增强它的吸引力、亲和力、说服力,不仅高要高得上去,低也要低得到尘埃里去,能够深入到群众中去,让大家真正体会到我们理论的思想光芒和我们思想的可及性科学性。尤其让大家都可接受,在心理上产生共情共鸣。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理论文章不同于其他,它不仅承担着发现“真理”的使命,同样承担着阐述和诠释“真理”、传播“真理”,使理论掌握群众的义务。
找准理论期刊的发展定位,既要加强理论研究,也要强化理论宣传,增强理论文章的吸引力、亲和力、说服力,不仅要“阳春白雪”,也要能深入“下里巴人”,努力做到“曲高和众”“和光同尘”。这要求我们的理论文章不能把自己置于颐指气使的“教师爷”位置,用灌输的方法强迫读者接受我们的观点。要把自己放到与读者平等的位置,改变说教型言辞太多、表态性排偶句式太多的弊病,坚持以理服人,多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去讲道理,多关注公众热议和关心的话题,尤其是要用精当的话语表达理论的内涵,用准确的分析切中问题的要害,从而使真理能够深入群众,群众能够掌握真理。
同时,要坚持“换位思考”,善于从读者的视角看问题,加强传播方法和话语方式创新,运用鲜活的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把理论“想说的”和公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更好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公众都可接受,在心理上产生共情共鸣。面向不相同的领域,面向特定群体,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形式做好理论宣传阐述。《国家治理》杂志的读者中有一部分是地方和基层党员干部,要真正明白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多关注他们在治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使用他们可以接受的话语形式,提出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的有效举措。
在推动改进文风,提高办刊质量过程中,理论编辑能力水平的提高是特别的重要的一个方面。理论编辑是理论期刊风格气质的塑造者、理论文章的主要内容导向的把关人、理论话语论述表达的优化者,理论编辑的能力水平直接关乎理论期刊的整体水平和理论文章的质量。
理论编辑要厚植优良文风的思想理论根基,坚持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还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方面特别是要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牢牢地把握好,作为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总钥匙、总开关。要多和学术界、理论界专家学者沟通交流。要锤炼过硬的编辑把关能力,严格把好政治关、政策关、内容关、文字关,实际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要注重编、研、写结合,既有编辑能力,又能研究问题,还可以提笔就写,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编辑,体现出编辑多面手的水平。
对于《国家治理》编辑来说,还要结合杂志的刊性特征,注意多走出去、到基层,多了解地方正在关心什么、正在疑虑什么、正在创新什么,落实好习强调的“慢慢地加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具有融媒体精神、智媒体精神,逐步的提升推进杂志融合发展的能力;要树立精品意识、发挥工匠精神,锻造耐心、专心、初心的工作品质。
我们特别高兴在《国家治理》杂志创刊十周年的时候,各位老师到会指导,我们也希望各位老师能给我们多多地批评指正,共同把《国家治理》杂志打造成名刊大刊,为建构讲得出、叫得响、传得开的国家治理研究自主知识体系、为更好展示国家治理研究的中国学术、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作出更大的努力。
【本文系作者在2024年11月21日下午召开的《国家治理》杂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全文】